增益均衡器非“生而平等”
    • 400 928 5100

Pasternack博客

增益均衡器非“生而平等”

对于射频、微波和毫米波系统而言,许多系统存在由器件和系统损耗以及器件和部件的增益/损耗-频率相关性导致的频率-增益曲线中出现杂乱起伏的问题。这种现象通常不受欢迎,而且对于高精度传感和测量测试应用而言,尤其如此。举例而言,在宽带雷达技术中,为了减少误差,需要在多个倍频程下以可控制的方式生成平坦的增益。增益均衡器为一种对器件或系统的不平坦增益曲线进行修正,以提高其平坦性的有源或无源器件。

增益均衡器可用于电子战(EW)、信号情报(SIGINT)及测量测试应用。此外,采用级联增益级的应用也可能需要使用增益均衡器对许多射频放大器的复合负增益斜率进行平坦化。

增益均衡器具有若干关键参数,其中包括阻抗、电压驻波比(VSWR)、插入损耗、线性度、功率处理能力、回波损耗、带宽、控制性能及封装。对于采用高调制阶数的复杂调制方案的现代雷达、测量测试及通信系统而言,还可能需要考虑相位噪声及相位平衡此两参数。其中,增益均衡器的主要性能参数为其插入损耗-频率特性曲线。由于增益均衡器将所吸收的信号能量转化成了热量,因此对于许多增益均衡器而言,其功率处理能力为一项限制性的性能参数。此外,增益均衡器的封装和互连方式必须能够使其在承受持续高温的同时,不发生性能下降。

简单的增益均衡器电路可由无源衰减器及电感器/电容器组成,该电路的负斜率损耗曲线可对放大器的负斜率增益曲线进行补偿。更为复杂的增益均衡器为插入损耗随电压变化的有源电路。通常,此类增益均衡器的负损耗斜率随所施加直流偏置/控制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增益均衡器可采用的形式包括与芯片衰减器类似的表面贴装技术(SMT)封装件,直列式同轴组件以及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器件。

鉴于增益均衡器通常用作以自身增益斜率对器件或系统的增益斜率进行补偿的衰减器,因此有人可能在权衡之下忽略最小插入损耗。然而,为了实现所需的增益平坦度,许多系统不得不牺牲大量的增益,在此情况下,任何额外的损耗都可能降低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最小插入损耗可视为增益均衡所需引入损耗之外的额外损耗。以雷达为例,当为了实现所需增益平坦度而使用插入损耗过高的增益均衡器时,可导致其发射机输出功率或接收机灵敏度被削弱,从而缩短该其作用距离。

除此之外,相邻电路的寄生电容和电感也可对增益均衡器的损耗曲线造成影响,从而降低其性能。然而,由于引线键合或裸片固着等用于SMT及MMIC芯片衰减器的互连方式本身已引入了额外寄生电容、电感及电阻,因此同轴封装增益均衡器较少存在这一问题。